总决赛的节奏让人心跳加速,G6打到步行者大比分领先,基本已经可以想象这个系列赛会被拖进抢七,但抢七真的能如鲍仁君说的那样全靠哈利伯顿和西亚卡姆吗,或者说,这两人“至少拿50分”的前提,是步行者想赢球的底线吗,这个问题听起来理所当然,但真拆开了看却没那么简单。
先说哈利伯顿,这位步行者的头号指挥官在这个系列赛里已经表现得足够稳定,场均22分10助攻的数据摆在那儿,光是组织端的贡献就已经让步行者的进攻变得井井有条,但问题是他的得分能力仍然偏向依赖机会球,他不是那种勒布朗式的“我来接管”,更不是杜兰特那种自带火力系统的球员,很多时候他更像一个放大镜——队友状态好,他能把全队的光聚焦成一道激光,队友状态差,他也会被拖得没了节奏。
再说西亚卡姆,这个人的存在本身就带着“玄学”属性,一个赛季高光一场的刷屏式表现他有,但你让他场场都爆,你说实话有信心吗,这个系列赛他场均17分,命中率勉强过五成,听起来还行,但你要知道他这些分数很多时候是靠零敲碎打和乱战得来的,他不是那种你说“交给他,他能单挑五个”的领袖型得分手,而是一个需要战术支撑的局部攻击点。
既然这两位都不是绝对的强攻核心,那步行者的抢七能靠什么,说白了还是一个字——体系,这支球队从常规赛到季后赛,最大的优势就是整体性,他们不是那种靠超级球星单核驱动的队伍,而是靠团队配合和战术执行打出一套完整的拳击组合,哈利伯顿是大脑,西亚卡姆是肌肉,其他球员则是节点上的关节和骨架,缺了谁都不能完整地运转。
问题来了,抢七面对对手的全力拼杀,步行者的体系还能撑得住吗,这就牵扯到另一个核心问题:抗压能力,这支球队从系列赛开打到现在已经展现了足够的韧性,从被逆转到逆转再到强势领先,他们一直用实际行动证明一个道理——我们可以打团队篮球,但我们也能扛住关键球的压力,这一点在哈利伯顿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,作为球队的控场核心,他不仅要负责组织进攻,还要在关键时刻顶住对方的防守压力,同时给自己的队友创造机会,说白了他是体系的根基,而抢七的胜负,基本也就取决于他的发挥。
当然,鲍仁君提到的“50分底线”不是完全没有道理,抢七是一场高强度的对决,步行者想赢,必须在得分端有一个明确的爆点,哈利伯顿和西亚卡姆是这个体系里得分最稳定的两个人,与其指望其他人突然爆发,不如从他们身上找到突破口,但问题是,这50分只是一个结果,真正决定比赛走向的,还是两人得分的方式,你是靠常规配合打出来的,还是靠强行单挑抢出来的,这会直接影响步行者的进攻状态和防守端的体力分配。
总结来看,步行者确实有机会在抢七赢下这个系列赛,但前提是他们要打出自己的体系,同时还要有两到三个核心表现出色,哈利伯顿和西亚卡姆是关键,但他们不是全部,这是一场拼体系、拼韧性、拼执行力的比赛,是一个团队篮球的最终考验,至于“50分底线”,与其说是一个预测,不如说是一个提醒——团队篮球归团队篮球,关键时刻还是得靠核心站出来。